【治水必躬亲翻译】“治水必躬亲”出自清代学者钱泳的《履园丛话》,原文为:“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宜因地制宜,尤不可委之他人,必躬亲其事。”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水患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更重要的是,不能把责任推给他人,必须亲自参与、亲自实践。
一、
“治水必躬亲”强调的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尤其是涉及民生大事的水利工程,领导者或管理者不能只依靠他人,而应亲自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准确有效的决策。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治水,也对现代管理、工程实施、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表格展示(翻译与释义)
原文 | 翻译 | 释义 |
治水之法 | 治理水患的方法 | 指如何解决洪水、排水等问题的方法 |
既不可执一 | 不能固守一种方法 | 不可死板地使用单一策略 |
宜因地制宜 | 应该根据当地情况来调整 | 要结合实际环境和条件进行治理 |
尤不可委之他人 | 更不能完全交给别人去做 | 强调责任不能推卸,需亲自参与 |
必躬亲其事 | 必须亲自去做这件事 | 领导者或负责人要亲自到场、亲自监督 |
三、延伸理解
“治水必躬亲”不仅是对治水工作的具体要求,更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能依赖他人,也不能仅凭理论或经验行事,而是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适用,无论是工程建设、企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都离不开“躬亲”的实践精神。
四、结语
“治水必躬亲”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蕴含着深刻的实践智慧。它告诉我们: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亲身参与、实地考察,而不是纸上谈兵或依赖他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