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甄选问答 >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9-12 16:57:10

问题描述: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16:57:10

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表达了作者在战乱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杜甫“诗史”风格的典型体现。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山河依旧存在;春天来到,城中草木茂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叹时局,花也似流泪;离别之痛,鸟也令人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信价值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头发白了,越抓越短,几乎无法插簪子。

二、诗歌赏析

《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的长安城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以“望”为线索,从远望到近观,由景入情,层层递进。

1.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两句写出了国家虽已破败,但自然山河依旧,春天的生机依然存在。这种对比突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自然永恒之间的矛盾。

2.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触景生情,花开花落也触动了他的悲痛,鸟鸣声让他感到心惊。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感染力。

3.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争持续时间长,音讯断绝,一封家书比黄金还要珍贵。这句诗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普遍处境,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4.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因忧愁而头发稀疏,甚至无法插上簪子。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三、总结

《春望》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诗作。它不仅记录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内容要点 说明
作者 杜甫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期间
主题思想 忧国忧民、思乡之情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历史价值 反映战乱现实,体现“诗史”精神

如需进一步探讨杜甫其他作品或唐诗风格,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