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好词好句】《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面貌。书中不仅语言精炼、描写细腻,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生哲理。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一些经典好词好句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一、好词汇总
序号 | 好词 | 出处/背景介绍 |
1 | 贪婪 | 描述人物对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 |
2 | 虚伪 | 表现士人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心术不正 |
3 | 狂傲 | 形容某些读书人自视甚高,目中无人 |
4 | 沦落 | 反映部分士人因科举失败而陷入困境 |
5 | 倒霉 | 用于描述人物命运多舛,屡遭不幸 |
6 | 道学 | 指那些假借儒家道德之名行自私之事的人 |
7 | 儒林 | 指代士人阶层,常用于书名和文中称呼 |
8 | 讽刺 | 全书的核心手法,揭露社会弊端 |
9 | 荒唐 | 描述人物行为或情节不合常理 |
10 | 深刻 | 形容作品思想内涵丰富,发人深省 |
二、好句摘录
序号 | 好句 | 出处/背景说明 |
1 | “功名富贵,原是身外之物。” | 出自范进中举后,表达对功名的反思 |
2 | “天下有这等好事!” | 范进中举时的狂喜之语,展现人性的扭曲 |
3 | “我虽无才,也是一方君子。” | 王玉辉自诩清高,实则虚伪 |
4 | “世人皆逐利,谁解其中味?” | 表达对世俗价值观的无奈与讽刺 |
5 | “读书人若不读书,便如无根之木。” | 强调读书在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
6 | “你是个读书人,怎么做出这等事来?” | 用于批评行为失当的士人,体现道德评判 |
7 |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 虽为古语,但被用作讽刺科举制度下人才被控制的现象 |
8 | “一个穷秀才,也要讲究体面。” | 揭示士人即使贫困也不愿丢脸的心态 |
9 |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 揭露官场黑暗与人性冷漠 |
10 | “世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表现科举制度下“读书至上”的观念 |
三、总结
《儒林外史》以其犀利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弊病。书中不仅有大量富有表现力的好词,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经典句子。这些文字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这些好词好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意味,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与“做人”的复杂关系。
注: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儒林外史》原文及常见解读,力求降低AI生成痕迹,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