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甄选问答 >

礼失而求诸野出处

2025-10-03 03:18:15

问题描述:

礼失而求诸野出处,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03:18:15

礼失而求诸野出处】“礼失而求诸野”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常被用来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礼仪和文化逐渐失落,人们转而从民间、乡野或未被现代文明完全侵蚀的地方寻找失落的礼俗与精神。这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反思与历史背景。

一、出处解析

“礼失而求诸野”最早可追溯至《论语》中的相关思想,但并非直接出自《论语》原文。其更确切的来源是后世文人对儒家礼教思想的延伸与发挥。其中,清代学者章太炎在其著作《国故论衡》中曾提到:“礼失而求诸野”,意指当正统礼教衰微时,应向民间、乡野中寻求传统的延续。

此外,近代学者如梁启超、胡适等人也曾在文章中引用此语,用以批评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并呼吁重新审视民间文化的价值。

二、含义解读

词语 含义
指古代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及文化传统
表示丧失、衰落、被遗忘或被抛弃
寻找、探索、重新发现
诸野 指民间、乡野、非主流文化区域

整体来看,“礼失而求诸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关注民间文化、乡土传统的重要性。

三、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和礼仪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误解为“落后”。然而,在乡村、少数民族地区或地方性文化中,仍保留着大量未被现代价值观完全取代的传统礼俗。这些地方成为“礼”的最后栖息地,因此被称为“诸野”。

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礼”的本质——它不仅是形式上的仪式,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社会秩序的体现。

四、总结

“礼失而求诸野”虽非出自经典文献,但在文化研究与社会思潮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礼仪与文化的根基。通过关注民间、乡野,我们或许能重新找回那些被遗忘的“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

项目 内容
出处 非直接出自《论语》,常见于后世文人论述,如章太炎《国故论衡》
含义 礼仪失落时,应在民间、乡野中寻找传统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价值 强调民间文化在保存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礼失而求诸野”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呼唤。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珍视那些尚未被遗忘的“礼”,让它们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