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赏析】一、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借景抒情、表达仕途抱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张丞相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志向。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有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个人情感的寄托,是孟浩然山水诗中的代表之作。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使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表格
内容类别 | 内容 |
原诗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白话翻译 |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水面与天空浑然一体。 湖水蒸腾着云梦泽的雾气,波涛摇动着岳阳城。 我想渡湖却无船可乘,闲居在家实在感到羞愧。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只能空自羡慕他们有鱼可钓。 |
创作背景 | 此诗是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所作,当时他正在荆州游历,想通过此诗向时任宰相张九龄(张丞相)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得到引荐。 |
艺术特色 | - 意境开阔:描绘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展现自然之美;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 用典自然:如“欲济无舟楫”暗含“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求仕不得的苦闷。 |
思想内涵 | 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与无奈,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体现了士人怀才不遇的普遍心态。 |
文学价值 | 是唐代山水诗与政治抒情结合的典范,展现了孟浩然诗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
三、结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政治抒情诗。它以自然之景映照诗人内心,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是孟浩然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