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指导记录以谁的角度写】在撰写“论文指导记录”时,常常会遇到一个疑问:这份记录应该以谁的角度来写?是导师的视角,还是学生的视角?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而是根据具体的学校、学院或指导制度而有所不同。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论文指导记录”是一种用于记录学生与导师之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交流情况的文档,通常用于高校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论文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导师给予的建议和指导。
不同院校对“论文指导记录”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写法:
1. 以导师的角度写
这种方式强调导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角色,记录导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修改意见以及对论文内容的评价。适用于需要突出导师指导作用的场合。
2. 以学生的角度写
此种写法更注重学生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思路以及导师给予的帮助。适合用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成长过程。
3. 双方共同记录(双向记录)
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和导师共同填写指导记录,分别从各自角度记录交流内容,形成完整的指导过程记录。
4. 以第三方(如教务部门)的角度写
在某些情况下,指导记录可能由教务或教学管理部门统一整理,侧重于整体进度和规范性,而非具体对话内容。
因此,“论文指导记录”应根据学校的具体规定来决定写作角度,不能一概而论。
二、表格展示
写作角度 | 说明 | 适用场景 | 优点 | 缺点 |
导师角度 | 记录导师对论文的建议、修改意见及评价 | 需要突出导师指导作用的场合 | 体现导师的专业性和指导作用 | 可能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过程 |
学生角度 | 记录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思考及导师反馈 |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场合 | 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 | 可能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记录 |
双向记录 | 学生和导师分别记录交流内容 | 学校有明确要求的场合 | 客观全面,反映真实交流 | 增加填写工作量 |
第三方角度 | 教务或管理机构统一整理 | 需要统一管理的场合 | 规范性强,便于查阅 | 缺乏个性化内容 |
三、结论
综上所述,“论文指导记录”可以以导师、学生、双方或第三方的角度来写,具体取决于学校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目的。无论采用哪种角度,关键是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导与交流情况,确保记录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追溯性。建议学生在撰写前仔细阅读学校的相关规定,必要时可咨询导师或教务老师,以确保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