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简介】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生活在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思想上主张改革,诗歌风格独特,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批判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早年受儒家思想熏陶,但随着社会动荡和国家危机的加剧,他逐渐形成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学术理念。他反对空谈心性,提倡实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通过改革挽救国家危局。他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对后来的维新派和革命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文学方面,龚自珍以诗著称,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被誉为“晚清第一诗人”。他的代表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内容涉及人生感悟、社会批评、历史反思等,极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龚自珍 |
字 | 瑟人 |
号 | 定庵 |
出生年份 | 1792年 |
去世年份 | 1841年 |
籍贯 | 浙江仁和(今杭州) |
身份 | 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
主要思想 | 经世致用、改革思想、批判现实 |
代表作品 | 《己亥杂诗》、《病梅馆记》、《明良论》 |
文学风格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
历史地位 | 晚清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之一 |
龚自珍的一生虽短暂,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作品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