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十四回概括】《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是唐僧收服孙悟空的重要章节,讲述了孙悟空在被唐僧救出五行山后,因不服管教而多次惹事,最终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开始真正踏上取经之路。
本回内容主要围绕孙悟空的成长与转变展开,体现了他从顽劣到成熟的过程。以下是该回的主要
一、主要
1. 悟空初入师门: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将其收为徒弟,但悟空性格桀骜不驯,对师父的约束极为不满。
2. 六贼出现:悟空因不服管教,与唐僧发生争执,途中遇到六个强盗(即“六贼”),悟空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打死。
3. 悟空悔悟:唐僧责备悟空滥杀无辜,悟空感到羞愧,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当。
4. 观音点化:观音菩萨现身,告诫悟空要修心养性,不可再妄动杀念,并赐予他紧箍咒,以控制其行为。
5. 悟空归正:悟空听从劝告,开始收敛狂性,正式成为唐僧的弟子,踏上取经之路。
二、关键人物与事件对照表
| 人物 | 事件 | 角色作用 |
| 孙悟空 | 被唐僧救出,初次拜入师门 | 主角,性格桀骜,后逐渐成长 |
| 唐僧 | 救出悟空并收为徒弟,对其管教 | 师父,代表佛法与规矩 |
| 六贼 | 出现并被悟空杀死 | 象征贪嗔痴等恶念 |
| 观音菩萨 | 点化悟空,赐予紧箍咒 | 导师角色,引导悟空走向正道 |
三、总结
第十四回是《西游记》中非常关键的一章,不仅标志着孙悟空从“妖”向“佛”的转变,也体现了修行路上必须经历的磨炼与觉悟。通过这一回,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桀骜不驯的妖猴如何在佛法与师徒情谊中逐步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取经人。


